发表于 2021-08-26
做事情吧,如果一开始就立个宏伟目标,往往就很难开头。拿写文章来说,还不如信手写出,也莫怀什么功利心,写到哪儿算哪儿,也不保证写完,也不保证不太监,就像鄙人这个题目,有了一,但不一定有二,是吧,唯有这样,写起来才没有压力。(我可说好了,不一定有后续)
很多朋友都想弄明白剪叉式升降机的受力分析,鄙人也大概研究了下,大家也不妨一起来研究,是吧,真理摆在那儿,不是谁的私有物,太阳每天照耀几十亿地球人,也没收什么光照费。人类就是你争我夺,太阳要是跟你争一下,全人类都得玩儿完,是吧。
扯远了,机械结构嘛,要想研究明白,得一个零件,一个零件的研究。但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研究,也有个先后不是?是以难的为先,还是以容易的为先?窃以为以容易的为先。先易后难,渐入佳境,不断有个甜头吃,这样才有兴趣继续下去嘛。有些朋友,学点东西吧,还整个英语版的,想的挺好,一边学东西,一边学英语,最后诸般困难叠加到一起,未有不半途而废,鲜有持之以恒者。
说到这儿吧,我跟有些朋友一样,就很不赞成现在学校的教育方式,学一会儿语文,刚觉得有点儿味,数学来了;只好收拾心情,转换思维,琢磨算数,好不容易有点儿心得,刚想深入的时候,数学课结束了,英语又来了。窃以为最好的学习方式,就是当学语文,就好好学,一直学到出师,再来学数学;学数学,也一直学到出师,再来学英语,这样才对嘛。但是呢,学校这种教育方式,是受到工业化的影响,批量造就,不管你个性怎样,所以说这种方式很难出人才。
闲话少叙,且归正题。剪叉式升降机,依愚之见,不外乎“平板”,“斜杆”,“中间销”几个零件。最小的就是销子,是吧,既然小,说不定也最简单,不妨从销子分析起。以前我分析销子的时候,就光看着图,忽然间明白了,销子的受力很简单,就是左右力。一个斜杆把它往右推,一个斜杆把它往左推。为什么忽然间知道它是受左右力的呢?因为斜杆都是对称的嘛。反正销子是受两个力,对吧,两个力肯定在一条直线上,也对吧?你过销子画条直线,如果这条线是竖直的,你琢磨琢磨,肯定不对,左右两个斜杆是对称的,凭什么一个受力向上,一个受力向下,不对吧?如果这条线是斜的,也不对,不对称。反正假设来假设去,这条线只有是水平的,才对称,才公平。反正鄙人当初就霎那间想到这个道理,也没用什么力学定律和方程。
反正我也不知道对不对。不过我想了,与其自己瞎琢磨,还不如写出来,让大家也来一起琢磨琢磨,到底对不对,是吧,一人之智有限,众人之智无穷。做技术,最好是大家一起叨咕叨咕,才有意思。
我们研发部就几个人,有懂电气的,有会钳工的,鄙人做结构设计时,就把他们都叫一起,叨咕叨咕。机械就是这样,谁都愿意来叨咕两句,也都觉得能叨咕两句,既然这样,就都来吧,集思广益,鄙人又何乐而不为呢?是吧,说的对就照你的来,我也懒得去琢磨了。
比如那几个夹具,结构是老钳工想的,鄙人执的笔,司的图。做出来也没啥大问题,有点小问题,鄙人给个建议,不如把那几个地方倒个大角,老钳工一想,不用催促,马上磨好,一扣,严丝合缝,完活儿,轻松加愉快。是吧,带人做事,得观察他擅长什么,观察他好什么,不要压制他,你满足他的所好,不用说,他自然而然就会满足你的要求。《军谶》曰,“含气之类,咸愿得其志”,人都有个志向,人都有个愿望。人心嘛,都是一样的,将心比心,不要过分担心,要让他去做人,大奸大恶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的(当然最近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死人那几个确实是少数);天下,是天下人的天下,我又何必任一己之独裁。